匾额为“秀岭世居”,书于清乾隆五十九年。
该世居最大特点为左右两大门,各自独立成单元,右侧为清同治八年(1869年)重修,左侧为清道光三十年(1850年)重建。同一世居于不同年代分别重修两个大门的做法,秀岭世居也是独例。
秀岭世居位于深圳坪山坑梓街道,秀新社区草堆岭村,
由黄氏四世祖黄瑞鋐和黄瑞钟,联手于清乾隆五十九年(1794年)前后创建,
为三堂两横四角楼一围龙式建筑,两侧的角楼已毁。
《青排世居》
由于月池的位置在墙体正中,故只能在月池正弦两端开出左右两个边门。
坊间说法是大小两个老婆不和,必须开两个门进出,后来大宅也废掉了。
关于在正面开设两个小门洞的原因,
还有一个在村民中广为流传的故事:主人先后娶了两房妻妾,二人互不相让,主人只好为二人各开一门,取得平衡,家庭也和谐了。
这些解释都是从一个错误的判断出发的:世居里以中轴为线,左右各有一个祠堂。而实际情况只要仔细分析青排世居的平面图就一目了然:整个围屋的建设实则分为三个时期。
第一期是建祠堂,中间一座祖祠,三间三进;左右各为支祠,同样三间三进;三座有完整上中下三堂的祠堂横向联排,所以不是什么“双三堂”,而应该是“三三堂”,前面有常规的禾坪和月池,同样格局的实例有附近的秀岭世居等。
分享好帖
长按链接文字拷贝链接,粘贴到微信分享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