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龙岗坪山区《丰田世居》又称丰田围

582 11
钦州论坛
1楼

出门先望天,有太阳拍鸟,雨天去拍遗迹。

近期雨天多,拍摄N多遗迹,从全废墟的“秀岭世居”,残檐断壁的“秀山世居”,到现今的“丰田世居”。都是真实的生存状态,一点都没有粉饰,其内涵靠今人去解读。

有人感受到历史,有人只能看到破瓦;有人感受到雨,有人只能被雨淋。

2楼

0 引用 只看TA
3楼

0 引用 只看TA
4楼

黄氏第二代,从坪山江边村迁至坑梓,到第六代分家,由黄维球、黄维珍、黄维琏、黄维瑾四兄弟,重回坪山猪牯岭购地,于清嘉庆四年修建丰田世居。因该地土地肥沃,村民祈盼五谷丰登而取名丰田村。

《丰田世居》背靠猪牯岭,通面阔64米,进深46米,占地面积2944平方米,包括大门、角楼、围楼、前后天街、前中后三进祠堂,前有月池、禾坪。月池宽64米,禾坪宽12米。平面布局为三堂两横四角楼。房屋左右对称,高墙合围,呈"回"字形,统称围堡,又称围屋。

0 引用 只看TA
5楼

0 引用 只看TA
6楼

特别是从中原迁到南方的客家人,便从潮州、梅州至江西、福建等地举家搬来。他们集中迁入新安县东部、中部、南部地区和归善县南部地区(今深圳市龙岗区北部),聚族而居,自成村落,逐渐形成了为数众多的“客籍”村,其特有的语言风俗习惯因此得以基本保存下来。

今深圳龙岗、坪山地区的各种客家大围屋,诸如坪山曾氏的大万世居、坑梓黄氏的秀山世居、龙岗罗氏的鹤湖新居、坑梓黄氏的龙田世居等,便是历史的见证。清朝嘉庆版《新安县志》记载,雍正九年(1731年),新安县的人口为7289人;乾隆三十七年(1772年)升到32194人;46年后,嘉庆二十三年(1818年),猛增至225979人!村庄增至865个,其中“客籍”村达345个。

除了原有的广府人,客家人从此成了新安县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大体上来说,客家人多集中在今日深圳东部,如龙岗、盐田、坪山、大鹏一带,而广府人大部分集中在西部,如宝安、南山、龙华一带。 [9]

0 引用 只看TA
7楼

0 引用 只看TA
8楼

丰田世居(围村)是深圳的客家围村,既受广府 围村的影响又保留了客家民居的传统。

主要特点是横纵成行成列的房 屋,四周被围楼或围墙包围起来,平面呈方形,四角设碉楼。围内的 住房多为单元房,有斗廊式或“大齐头”(一厅一房)。单姓围村在 中轴线上设祖公堂,而多姓围村则各有祖堂。大门口有禾坪和池塘,这 是丰田世居与广府围村的主要区别之一。

民 国年间,黄氏家族人口增多,遂在世居两侧增建横屋及角楼。

各穿枋 出头雕夔龙首,檩下穿枋及檐板雕刻均彩画贴金,繁冗华丽。后堂前 出廊。神龛今已不存。天井两侧为卷棚顶廊庑,各开一门与两边横屋 相连。两横屋及围屋保存完整。原有四角楼一望楼,现仅存一前角 楼。平面呈方形,高三层。平顶出女儿墙,两山砌风火墙,有灰塑。每 层辟瞭望窗及枪眼。

0 引用 只看TA
9楼

您的作品《探寻各地古炮楼,那真实的生存状态》

0 引用 只看TA
10楼

0 引用 只看TA
11楼

0 引用 只看TA
12楼

0 引用 只看TA
1/1
  • 1
返回顶部
一起来拍砖
微信长按二维码进行分享
发帖